?

疾病索引: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互動交流 > N

念珠菌病

時間:2018-01-30     來源:黑龍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念珠菌病
 
 
簡稱
    念珠菌病
 
法定傳染病類型
    非法定傳染病
 
感染類型
    真菌感染
 
概述
    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屬,尤其是白色念珠菌引起的一種真菌病。該原菌既可侵犯皮膚和粘膜,又能累及內臟。
 
分期或分型
    根據念珠菌感染部位的不同,臨床上可分如下幾種類型:皮膚念珠菌病、粘膜念珠菌病、內臟念珠菌病。
 
傳染源
    念珠菌不僅廣泛存在于自然界里,而且也可以寄生在正常人體皮膚,口腔、胃腸道、肛門和陰道粘膜上而不發生疾病,是一種典型的條件致病菌。多數的念珠病可能是內源性引起的。促使該病發生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有下列幾種情況:如糖尿病,肺結核,腫瘤,嚴重燒傷,臟器移植等患者均能使機體抵抗力降低而容易發生念珠菌感染;長期大量應用廣譜抗生素可出現菌替代現象或菌替代癥,即使用抗生素后可能引起體內對抗生素敏感的菌群受到抑殺,而某些菌群象念珠菌對抗生素不敏感,則有耐藥性的菌株反日益增殖,從而破壞了體內細菌群間拮抗平衡;長時間使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和免疫掏劑也可招致機體免疫功能下降而有利于念珠菌的感染。
  除上述以外,外源性感染也不可忽視,即念珠菌病可由接觸外界菌體而受染。如男性念珠菌性龜頭包皮炎,往往是從其妻有念珠菌性陰道炎傳染所致的;哺乳期婦女的乳頭皮膚念珠菌病,多數來自患有鵝口瘡,也常由其母親患念珠菌性陰道炎所引起的;雙手經常浸水的職業,如再接觸念珠患,亦容易引起本病。
  隨著現代醫學進步,各種臟器移植術,心臟外科以及各種導管技術開展,本病發病率有日益增多的趨勢,故值得今后引起注意。
 
傳播途徑
    念珠菌常寄生于女性陰道內,當機體抵抗力降低時便可致病,另外,還有男性主要是在性交時由女方傳染而致病。隨著現代醫學進步,各種臟器移植術,心臟外科以及各種導管技術開展均有可能傳播。
 
潛伏期和傳染期
    無潛伏期
 
人群易感性
    人群易感。
 
流行特征
    念珠菌病傳染途徑可分內源性和外源性兩種,前者主要從消化道擴散至身體各部位;后者主要通過接觸感染如夫婦間、孕婦與新生兒間、親水性職業,也可從醫院環境獲得感染,如通過大手術、輸液等。通過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53個醫療單位29113健康人調查,在口咽部、腸道、皮膚、泌尿道及陰道,白念珠帶菌率分別為7.08%、6.6%、0.99%、1.55%及4.63%,而25947住院病人(非白念珠菌病患者)調查結果均比健康人高,分別為23.03%、18.91%、4.29%、7.27%、13.57%,說明健康人帶菌但并不致病,在醫源性因素影響下帶菌率隨之升高,感染機會亦相應增加。
 
治療和預后
    應盡量除去與本病發生有關的誘因,如長期大量應用廣譜抗生素,皮質類固醇激素或免疫抑制劑的病人須考慮停藥或減量;若有糖尿病和惡性腫瘤等并發病,應予以相應的處理;保持患處干燥、清潔。
  一.內用療法
  (一)制霉菌素:本品可抑制白色念珠菌,但不易從胃腸道吸收,故僅適于消化道感染或作為霧化吸入治療呼吸系統感染。內服每次50萬~100萬單位,一日三次,連用1~2周。
 ?。ǘ﹥尚悦顾谺及球紅霉素靜滴治療內臟念珠菌病有一定效果,但毒性較大,須注意觀察。國產廬山霉素與兩性霉素B有相似的療效。
  (三)克霉唑:成人每日劑量2~3克,分三次內服,連續用2周。
 ?。ㄋ模┩颠颍撼扇肆?00mg ,每日一次即可。還有人提 出本品200 mg,隔日服一次與每日一次,效果相同。
 ?。ㄎ澹┐笏庾⑸湟?0~40ml,加入葡萄糖液靜滴,每日一次。療效較滿意,毒性亦小。
  (六)轉移因子肌注隔日一次或內服甲氰咪胍300 mg,每日四次,可以提高機體細胞免疫功能,對促進病人康復有裨益。
  二、外用療法
皮膚粘膜念珠菌僅采用外用療法即可奏效。臨床應用可酌選龍膽紫、制霉菌素、兩性霉素B、球紅霉素及咪唑類藥等作主藥,配制成溶液、軟膏、泥膏或乳劑以供使用。
念珠菌病可為原發性或繼發性,前者多屬外源性,常為局限性,由致病力強的白念珠菌引起,可有或無誘發因素,預后甚佳。后者系內源性,可局限或播散,白念珠菌或其他念珠菌引起,機體抵抗力多低下,預后較差。

 
 
預防
    1.保持外陰部清潔,經常清洗,勤換內衣,保持局部干燥。避免外用類固醇皮質激素。
  2.洗澡應用淋浴,避免盆浴。
  3.對患者的配偶或性伴應一同檢查、治療,治療期間避免性生活。不搞婚外性行為。
  4.積極防治前面所述的易發因素。
?

黑公網安備 23011002000081號


寒潮預警